#GL讀書月#
20107 人参与
推荐动态
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的读后感
这本书的文字真的很美,每一句话都像哲学的散文诗。尤其在描绘画面的时候,它的描述让我感觉是动态灵动的,就比如别人描绘说树叶翠绿色,但他能直接让我感受到阳光下翠绿色的树叶,随风微摆之间,夹着一闪一闪的光斑,叶子颜色或深或浅层次波澜。
这个书的背景是战争时期,感觉主体氛围有种萧条感,压抑感,但又有种抑郁但坚挺的感觉。可能是作者又是作家又是画家,我可能贴标签,我总感觉艺术类的人的感知是强于我们一般人的,她们的情绪她们的起伏她们执拗的点都比我们强烈,有趋于心理病的感觉。
我有时候看书总会出现一种,人真的是轮回的感觉。为什么我们不处在同一时期,统一背景,但是对人生历程的感悟却极其的相似。怪不得说书中自有颜如玉哈哈哈哈哈。我对他感觉很奇怪,我很理解也很认同他说很多点。比如每一个时刻点都是独一无二的,是一去不复返,永不再有第二次机会的。所以我们要尽力的随本心的感受好每一分每一刻。比如人可逆转命运吗?境随心转,命运是由你当下的每一个细微的选择组成的,中国话大概是因果循环吧。比如一切的二元对立都是错觉,都是我们自己头脑的投射。我们相信什么就愿意看见什么。
但是我很不认同他的感情观,可能我只是普罗大众,没有艺术家对爱情的感知力。可能我经受中式教育,我觉得同时流动的好几条爱更像是欲望的写照。盛则满,满则溢,溢如贪。我觉得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爱在固定的管道缓缓的细水长流的流动,很浪漫。当然我这也是另一种执拗哈哈哈哈。
看这本书很像去美术馆看一幅画,你看到他好看,走近他,然后细细的看着画里的每个细节,最后退远望着整幅画,静默。
对于外国人写的书,我总是看着有股水土不服的感觉,可能我本来英语不好,出现国外的地名啊人名啊,就会迷糊。总感觉整本书看完也看不太懂,也记不住什么。我们看的都是由译者翻译过的书,我就不免好奇,原文是什么感觉。是和译者一样的感觉,还是不一样。我觉得很美,是因为译者是中国人,所以他知道怎么样的文字在中文里是美的吗?就是很好奇。
之前看了杀死一只只更鸟,因为好奇,然后去拿他的原文书,真棒,一页都看不下去,一页里大概就认识几个单词。更甚的是仅有的几个单词组合起来,我也翻不出一句话,顺带着感觉这本书中文版都没看过了哈哈哈。
#GL读书月# #冒个泡#GL读书月#有感而发#GL读书月#每秒都值得记录#冒个泡#有趣的灵魂# #做自己#
查看全部 3 条评论
不只一点点: 终于更动态了,要常更噢
小感悟~~~
我们在读各种著作时,有些作者虽然不在了,他们的思想与我们同在;他们中有些用毕生留下自己的作品,后来的我们读他们作品时,成了他们的各种朋友。对作者们来说,这也是一种永恒。各种艺术也一样。 #GL读书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