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
ID:8458938
20Follow
20Followers
7806Likes
Post
Video
昨天无意间读了两篇文
《当你明白了人性,就不会抱怨了》
《人真正的觉醒,是对所有关系的绝望》
忽然间明白了一些事
也更了解了某个人
此次回来
意不在寻对象 交朋友
只不过是
图个地方写写文而已
一切看缘分
若有缘相识
自会相联系
View all 6 comments
May💕: 我好奇我看的书,你也看了吗?你看的书,我也很感兴趣。只是手上还有2本还没开箱的书,希望可以和你做朋友。
碎片(二)
一名浅黄衣女子出现,看见了晕倒在地的男子,她快步跑向他。将男子抱在怀里,快速检查了男子的伤势,女子微皱着眉头,右手一挥,场景变换,二人就出现在了一间竹屋内。
女子把男子轻放在竹床上,右手在男子身上一挥,男子的衣裳瞬间换成了白色素衣。床上的男子眉头紧皱,表情有点痛苦。女子立刻往男子心脏处输送灵力。直至男子的痛苦有所舒缓,终于能够平静的休息。女子轻轻吐出了一口气,收力之时,额头处也早已布满汗珠。虽然女子输送的灵力不多,但这却是耗了女子将近一半的灵力,而这也只是能暂缓男子的不适。
女子顾不及自己的休息,赶紧准备了一盆水和毛巾,轻轻擦拭着男子额上的汗珠,然后再把毛巾敷在男子额上好让男子的体温能够有所下降。
之后的好长一段时间里,男子依然昏睡着,而女子则寸步不离的守在男子身边照顾着。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男子的身边总是坐着一名浅黄衣的女子,一边观察着男子的状况,一边查找书籍,试图让身边的男子能更快的清醒过来,身体也能更快的恢复。
《书店》——佩内洛普∙菲茨杰拉德
这是一本短篇小说,和我之前看过的有关于书店或书的小说都不一样。一星期内,看了两遍。看完了第一遍之后,被小说的最后一句触动了,然后在看附录的时候知道了这本书有改编成电影,就去看了一遍电影然后又回来重新再读一次这本小说。
这本小说讲诉的是女主(一名寡妇)决定在她生活了10年的小镇开一间书店,但女主的这个决定并没有获得众人的欢迎,反而迎来了一个又一个的恶意。女主独自一人面对着众多的恶意,勇敢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虽然书店是成功营业了,但却敌不过权势的恶意,最终女主还是完完全全地被赶出了小镇。
比起电影的改编,我还是更喜欢小说。小说里没有明显的暧昧情节表达,但电影却展现了这一点,让我觉得有点突兀。小说里,同样喜爱阅读的布伦迪希先生支持鼓励女主经营书店的想法,同时也作为小镇一位身份举足轻重的人而前去与最大恶意制造者加马特夫人谈判,希望加马特夫人能够别再为难女主。比起电影呈现出的暧昧因素,我更愿倾向于布伦迪希先生只是出于对阅读的喜爱而帮助女主。
还有就是,克里斯蒂娜,一位在女主书店帮忙的小女孩,一位不喜欢阅读的小女孩。出于对阅读的偏爱,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希望看到阅读改变一个人的故事情节,就如同电影的最后,小女孩长大后继承了女主的想法,开了一家书店。当然,在我阅读这本小说的时候也是如此,但作者并没有如读者的愿,并没有继续描写离开小镇后女主的未来,也没有说明小女孩的未来是否真的会变得喜爱阅读,从而改变了人生。
比起电影的结尾,小说在最后,只是以非常平常的一种语调,几乎不带任何情绪的说出一个事实。
“火车开出站时,她坐在那里,羞愧地低着头,因为她生活了将近十年之久的小镇,并不需要一家书店。”
View all 2 comments
Yvonne: 電影看過後,很想讀這本書,一直到現在還沒讀😂
今早起来
心情莫名愉悦
不知是否
因为读到了
让人心情愉快的文字
合乎心意的文字
昨晚刚巧也在思考着
类似的主题
思考着人们不断在
找寻着一段长久的关系
可所思所想
却又恰恰与行为相反
或许是还不够了解
自己所求的是什么
能给予的又是什么
我自认恋爱脑
当我年龄越长
我越刻意
让这恋爱脑扎根
甚至还有意让其衍生
原因无他
正是明白人无完人
所以不要求他人的完美
同时也允许自己的缺失
我看重的东西
从来都只有一样
有些人看重一心一意
有些人看重坦诚相见
真正只看重一样东西的人
当相互遇见的时候
关系就能变得长久
我给予你要的一心一意
你赠与我要的珍惜相待
其余一切
相互包容改进
当然在这过程中
少不了相互的对话沟通
少不了摩擦的花火
当这一切
都熬过了
时间的洗礼
我们都会获得
各自所求的
一心一意
珍惜相待
还有一个越来越好的
自己
(最后一段文字
藏在了我的文稿中)
碎片(一)
“咳!……咳咳咳” 用力猛抓住自己的心脏处,望着地上自己吐出来的血,再往自己的身上看去,心已碎,甚至比上一次碎得还要彻底。嘴角往上扯了扯,自嘲的想,“看来这次是无法再复原了。也罢,反正我也不想再要了,就趁此机会,干脆从此断情绝爱吧。”视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最终倒在了地上。
睁开双眼,右手覆上心脏处,好痛。脸上传来的触感,让女孩自然的抬手往脸上擦,又一次的痛哭醒来。抓起手机看了一眼时间,凌晨3:30。虽然毫无睡意,但想到待会还需要上班,女孩还是继续躺在床上,试着让自己再次入睡。即使每天都在高压下工作,不管是精神还是身体都早已疲累不堪,可更让人折磨的现实却是,即使如此也依然每天都经历着失眠的痛苦。
“愿天明不再来……”女孩如此祈祷着。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这次终于结束了吗?“微微地叹了一口气,感受着内心传来的空落感。心里头空空的,好像少了什么,感觉往里填什么都不是,该怎么办呢?这样的空落感,要如何才能填补呢?要如何才能让内心回到正轨?第一次有这样的感受。面对这样的第一次,有点无从下手,不知该如何是好。
月儿刻意把心头的感受忽略, 再次专注于眼前的工作。除了工作以外的时间,全都放在了自己最心爱的花朵上,企图让曾经的第一顺位,再次夺回属于自己的宝座。以往都是如此,这次相信也能用同样的方式,让一切回到最初。
《天若有情》——希林娜依∙高、姚晓棠 (原唱 A-Lin)
天若有情亦无情
爱到最后要分离
你轮回的印记
落在我眉宇
直到有一天不能呼吸
前一阵单曲循坏
张碧晨的《渡红尘》一个月(捂脸)
若不是怕乘客投诉
我或许会循环更久 (捂脸)
这次循环《天若有情》
也不知道会循环多久
从我中学时期
意识到爱情这种感情时
就莫名的对这种感情
有一份自己的执着
有一份自己的认定与要求
我不知道
是我的个性形成了
这一份执着
还是这份执着
成就了我现在的个性
我一直贯彻着
这份执着
从没想过
竟然有那么一天
会从自己以外的人口中听见
虽然不意外对方的懂
但听到的时候
还是会吃惊
而且我也从这当中认证了
自己确实真的有做到
并不是自我感动
也不是自我感觉良好的
以为自己做到了
这世上没有无条件的爱情
人总是自私的
即使表面上
看起来再怎么的无条件
其实当中依然有隐藏性条件
付出并不是一种义务
是一种选择
我可以为你付出
我的百分之百
我的所有
但我要的
只是你的珍惜
View all 2 comments
青简: ta的回应,应该是不低于或者高于对待自己的标准对待你,珍惜不是说说而已,要有实际行动
《外婆出租中》——丽芙∙阿巴思诺特
我不是专业的书评人,遣词造句的造诣不高,也没有太多深奥的词汇道理,虽然我是复杂的。我没有深厚的文化基础,也没有高深的学问,书写能力平庸,有的只是一颗喜欢写写自己心情与想法的心。有的只是一颗喜欢书的心。
这本书主要讲诉的是两位女性跨年龄的友谊。很喜欢这本书里的角色,意大利文学系博士研究生女孩——伊丽莎和外婆出租创办人——艾达,同时也是个诗人。还有艾达的丈夫,意大利文学教授。喜欢他们纯粹是因为他们与书有关,与文字有关,也因为这关系让我在他们身上都多了一层滤镜。
看书名的时候,以为这是一部讲述带给人温暖的故事,后来发现原来是两个孤独的人相互取暖的故事。临近尾声的时候,还以为应该就会像从此太皇后与公主就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但并没有。反而发生了让人感到心疼的插曲,所幸最后的结局还算是好的。虽然失去了钱财,但一直以为遗失了的东西找到了,艾达与伊丽莎之间的关系也和好了。
文中提到,艾达因为丈夫的离世而停止了写东西,伊丽莎问是什么让艾达停下来了,艾达说,我没什么想要表达的。读到这一句的时候,想起也有人曾经问过我类似的话,而我的回答也与艾达的类似。因为没有想说的话,因为没有在想事情,所以就没有写了。
我的文字来源于我的生活,我的心情,我无法假装自己拥有某样东西,然后写出来。我写不出不属于自己的心情与想法,写不来虚假的故事。
但愿我能一直如此的写下去,更愿我能把无法说出口、无处诉说的心情爱意故事全都写下来。
《九篇雪》——李娟
这本书看完有一个星期了,但一直没有动手写读后感,主要是感觉很零散,无法凑出完整的感想。想要开看新的书,但又因为《九篇雪》读后感的难产而无法专心阅读(唉,这难搞的强迫症)。最终还是乖乖坐在电脑前,敲字。
知道李娟是因为在这里无意间刷到一则分享,关于李娟与董宇辉的访谈对话。由此对李娟产生了好奇,进而想要去阅读她的作品。而就这么刚巧,微信读书推荐了这一本《九篇雪》,正是李娟的第一本书。
我觉得李娟的心灵是很美好的,干净,纯洁,因为正是拥有如此心灵之人才能写出这样的文字与故事。透过李娟的文字,会感受到在大草原生活的各种乐趣,是多么的快活、自由与自在。人们看到大草原生活美好的一面,那正是因为李娟的文字,若换了另一个人或者自己亲身在那里生活的话,可就未必如此美好了。
其实如果真的按照李娟所写的,一一都去体验过,而且不是短期的体验,别说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游牧民族的淳朴了,没有被埋怨愤怒等负面情绪填满内心就算是很不错了。每天到河边洗衣,要用水还要走一段路去挑回家,交通的不便,不管白天还是晚上,都要与牛斗智斗勇等等,这样的生活若不是有什么迫不得已的原因,还真不是每个人都能承受的。
但是李娟与家人走过了这段日子之余,也能笑看这一切。当这一切辛苦都过去以后,能够以轻松文字说出来,让阅读的人感受美好,觉得有趣,甚至因此而让每天紧绷的情绪得以放松。这也正是让我觉得李娟的心灵是美好的原因。
李娟确实是很有写作天赋的。我无法具体的说出来,但是在这本书的第三部分,《草野之羊》里面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让我感觉到她的天赋。但也是我最不喜欢的一部分。因为混乱、情绪不安等。因为这些情绪,所以我并没有太深入的去阅读这部分。有些人即使处在情绪波动中或者想法混乱中,也无法很好的将这些文字化,但李娟却写出来了。我一直都相信,文字能够传达一个人的内心,若一个人带着善来书写,那么他的文字也会让人感受到正面的情绪,反之亦如此。
之后我应该会按照出版顺序来继续阅读李娟的其他作品。
View all 4 comments
青简: 最近也有朋友与我说起李娟,时间有限,估计也只能从一些公众的文字里去了解,与君共勉🍀
有谁像我一样
开心喝咖啡
不开心
也喝咖啡呢🙃
今天的工作
我都被自己的耐心
惊讶到了
一边耐心
一步一脚印的
教导如何去做检查
一边在心里
默默地惊讶自己的耐心(捂脸)
和对方沟通到
我都快要怀疑
自己的表达能力了
(确实是有稍微反省一下
自己的表达是否要改善)
安慰的是
除了对方以外的人
都能明白我的话
这能不能证明
我的表达能力是没问题的啊😭
🦁啊🦁
是否爆发的尽头
是极致的
耐心呢😌
View all 5 comments
愿: 很好啊,发帖只是惊讶自己的耐心而已,也没有其他的意思,也没有情绪
《小妇人》2019 电影版
因为一位朋友的推荐,所以去看了2019年电影版的《小妇人》。边看边找回之前自己曾经写的读后感,才发现原来自己不知不觉写了那么多,而且竟然也有电视剧的观后感。(哈哈)有时候真的会忘了自己曾经写过的,反而对阅读过的更为记忆深刻。
感谢这位朋友的推荐,因为竟然很意外的看到Emma Watson。Emma是我很欣赏的一位演员,目前看来她应该是《Harry Potter 》童星里面走得最好的一位了。她并没有因为少年得志而迷失了自己,而是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并以亮眼的成绩毕业,然后继续演员的工作并且为女性发声,获得了许多的荣誉。
言归正传,一开始看观看《小妇人》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小妇人》的续集改编的,而且也有点怀疑自己的记忆(毕竟是5年前看过的书),只是基于感觉,印象中原著是按部就班徐徐道来的,可电影的一开始就是二姐Jo在报社为投稿自己的作品而忐忑。带着疑惑继续看下去后才发现,原来电影使用了倒叙的拍法。
继续往下看的时候,意外的发现电影中所要传达的信息,竟然是我当初在阅读原著的时候所没有看见的,当下的心情其实蛮惊讶的,也很感谢推荐这部电影的朋友。可是当我快要把整部电影看完的时候,那怪异的感觉越来越强烈,因为和我记忆中原著所带给我的感觉很不一样。然后我对比自己之前写的读后感和查阅原著,最后确定了电影改编把某些观点放大了呈现出来。这部电影主要传达的一个极为核心的信息就是女权。
其实在原著里,并没有明显着重于女权这一点。主要是以March家四姐妹的成长故事为核心,讲述了她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所面对的问题,然后她们的母亲又是如何教育她们,让她们拥有良好的品德,最终成为“贤妻良母”。如同许多的经典文学般,《小妇人》同样也是记录了当时候在南北战争下,美国小镇人民的生活。而四姐妹所成为的“贤妻良母”也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贤妻良母。她们拥有身为女性美好的品德,同时也有如男性一般独立面对问题的能力。我不知道这是否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女权。五年前,当我阅读《小妇人》的时候,还完全没有女权这个意识或概念,不知道若我现在重新再阅读《小妇人》,是否就能发现作者隐藏在文字中的女权意识。
电影因为时间问题,所以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尽量展现四姐妹的个性与故事,其中更以二姐的视角为主,因她是四姐妹中个性和行为都最为不符合当时候淑女的标准。而原著则更为充分的展现了四姐妹各自的个性与故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按照各自的喜好来选择看电影还是阅读原著,又或者两个都看。🙃
对女权感兴趣的朋友,我因着自己的私心,想要推荐伍尔夫的《一间只属于自己的房间》,是我很喜欢的书之一。因着这本书而开始认识伍尔夫,喜欢她,也试着去更了解她。买了伍尔夫的传记,但还没开张。哈哈哈😝😝
最后也附上了我之前的读后感,也提醒一下,要是有兴趣想看原著的朋友,请别选择我这一个版本的翻译哦😌因为翻译一言难尽
View all 16 comments
Weiwei🍀薇: 富都青年整体还好,但也让人了解到那个群体的人有些也是迫不得已。吴慷仁在监狱里演的那段很好,觉得真的是过着那么辛苦生活,但又内心保持良善的人会经历的痛苦。那一句句我想死,让我想到那句话,结束生命的人有时不过是想结束痛苦。
《布鲁克林有棵树》——贝蒂·史密斯
这本书花了我将近一星期的时间来阅读,有点回到我疯狂阅读模式的时候。那时候平均一星期看完一本书,一年就看了将近50本的书。这本书很出名,很常听到有人说起这本书或者介绍这本书,听了那么多次那么久,这次终于看了起来。
故事主要以女主弗兰西的成长为主线,以女主的视角去看她周围的一切。弗兰西的外祖母不识字,母亲只上到小学,但是她们透过一代又一代的教育,最终靠着弗兰西这一代,走出了名为缺少教育的贫困。虽然外祖母与母亲受的教育不多,但她们却懂得知识的重要性。所以不管再怎么辛苦,也尽可能的让孩子接受教育,最终成就了弗兰西和她弟弟尼雷的教育,走出了布鲁克林这以移民为主的贫困地区。
在这故事里,其实我蛮佩服弗兰西的母亲,凯蒂。我觉得她是个很有智慧的母亲,虽然偏爱弟弟尼雷,但除去这一点,她确实是个很不错的母亲。吃苦耐劳的工作养家,女儿遇到危险的时候拼了命的保护,以她的方式保护着教育着女主,而且小说也把她写得太厉害了吧😮好多时候的断言都成真,这也很常让女主觉得自己的母亲是个很厉害的人。虽然贫穷但志不穷,这样的榜样也教育着女主和弟弟。
之前听说这本书的时候,就知道这本书主要是说读书/教育可以改变人生,以为会是和《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差不多的感觉,没想到这部更为温馨。《你当》给人的冲击很大,女主几乎是孤军作战般的逃离自己的原生家庭,从而获得教育与自由,而《布鲁克林》的女主则是在家人的陪伴下一点一点的成长,在母亲的教育下开始了阅读识字。
小说中能看得出20世纪初的时候,布鲁克林的模样,那里住着怎样的人,那里的环境又是如何,就像狄更斯的故事一样,在狄更斯的故事里也能看见当时代的面貌。
如译者所说的,这是一本老式成长小说。阅读的时候,让我回想起自己小学时,第一本带我脱离卫斯理科幻小说,进入更宽广文学世界的成长小说《苦女成功记》(没记错书名的话)。
我觉得老式小说有种很神奇的魔力。她没有现代小说的紧张刺激,高潮迭起,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生活中平凡无奇的小故事。但这些小故事却总是吸引着人一页又一页的看下去,不知不觉就这样把一本书看完了。
然后内心里还留着些余温。
13.09.2024
View all 14 comments
捲捲: 妳的讀後感也像一本書,順著妳形容的話語,跟著形容分享書本的情節走,不只不覺也跟妳了解這本書的故事,很喜歡看妳的文章。👍👍👍